長海縣最大馬糞海膽養殖基地:
半個月銷售10萬斤馬糞海膽 產值增長30%
長海縣宣傳部

金秋九月,豐收時節。在剛剛過去馬糞海膽銷售季,大連壯元海生態苗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和員工們收獲了滿足和喜悅。公司董事長孫剛表示,每年3月投苗,第二年8月中旬就到了銷售旺季。今年馬糞海膽真是供不應求,很多來自北上廣的客戶都是提前5至6天訂貨,早早就打來了預付款,發貨量最多的一天達到6000余斤,總計10萬斤的馬糞海膽,半個月便被搶購一空。現在,工人們又馬不停蹄地喂養鮑魚,進行海參海上網箱生態育苗。
大連壯元海生態苗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長海縣最大的馬糞海膽養殖基地,在大連市產量也是名列前茅。公司負責海水養殖的副總經理孫強介紹,經過前期調研,長海縣的水溫及海域條件適合養殖馬糞海膽。2016年秋天,公司開始在島內用鮑魚籠試養馬糞海膽,并獲得當地政府20萬元立項補助。2017年,由于養殖經驗不足,馬糞海膽成活率低,只達30%。隨著養殖經驗的豐富和吊籠養殖技術的成熟,加之,大連海洋大學專業人員的定期指導,馬糞海膽養殖越來越順利,2018年,開始大規模養殖,并試驗底播養殖技術,2019年,銷售量達8萬斤。
“大規格鮮活馬糞海膽每斤5個頭,能賣80元,每斤7—8個頭的能賣50元,部分馬糞海膽加工成海膽肉、海膽罐頭出口到日本,口感香甜、肉質細膩的馬糞海膽受到日料店的廣泛歡迎。公司在旅順建有馬糞海膽育苗廠,苗種育成后,運至長海縣海域養殖,養成每斤25—26個頭的半成品后,銷往山東等地,每年產值達100萬元。
“產值同比增長30%。”孫強對今年的市場行情和銷售狀況感到滿意。馬糞海膽養殖人員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專業的態度,公司雇傭了10余名養殖工人,他們每隔10天左右投喂一次海膽,每次每籠投放共計50余斤裙帶菜、海帶、龍須菜,每月工資達到6000—7000元,比去年增長10%,帶動了就業,助力海島百姓脫貧致富。“2019年公司的底播海域獲評大連市海洋牧場示范區,目前,已投放人工魚礁6萬空方,項目進度完成80%,項目完工后,馬糞海膽、海參將會有更好的棲息環境,公司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孫強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